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港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0MB2D20760W/2021-00610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港务局 成文日期: 2021-07-14
名称: 君问归期未有期,国门战疫正当时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7-1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君问归期未有期,国门战疫正当时

发布日期:2021-07-14  浏览次数:-

君问归期未有期,国门战疫正当时

——来自引航疫情防控最前线的一封信

(通讯员:唐旭妍,麻卫平)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三点一线”,往返于酒店、船舶、桂山岛,他们为了保障华南地区民生物资和能源运输义无反顾、逆向前行;他们除了工作就是在酒店隔离,其中大部分人的封闭管理时间已经接近50天。他们就是广州港引航站引航员。

前段时间,广州多地出现新冠病例确诊,广州港引航站从2021529日起,引航员完成引航任务后前往酒店或桂山岛综合楼,单独居住,不聚集、不聚餐,不与外界接触,全过程实行闭环管理。因为人手紧张,无法实行分班轮岗机制,为了避免对港口生产造成影响,广州港引航员展现出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全局意识,克服来自家庭、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和挑战,坚守在港口最前线。20211-6月,共引领中外籍船舶9254艘次,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1.49%;出动引航员11697人次,增长10.75%

这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技术精湛、能打胜仗的队伍中有一名青年引航员——刘社1987年出生,2012年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毕业,毕业后来到了广州港引航站,目前为三级引航员,从事引航工作已有5年。由于工作特殊性,照顾老人,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等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妻子柔弱的肩膀,在封闭管理近50天的时间里,他写了一封信,用朴实文字、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妻子和孩子的愧疚。他是广州港引航员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像他一样,还有许许多多的引航员为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坚守在工作岗位,舍小家为大家




君问归期未有期,国门战疫正当时

——在水上国门战疫一线写给我的妻子

亲爱的妻子:

见信如晤。

你知道的,这不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早在几年前我在远洋船上工作时就常给你写“家书”。或许是由于下船之后再也没有给你写过的原因吧,当千言万语真的要诉诸笔端时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回头想想,确实有好几年没有给你写信了。嗯,是的,至少有五六年了吧。还记得毕业后我给你写的第一封信叫作《别离的伤感》,那是在九年前,当时我要远赴大海之上,你要独自到北京工作。依然记得那天我送你先去车站,一种从未有过的伤感萦绕心头,但我还是努力笑着对你说:“要照顾好自己……”结果话音未落眼泪就禁不住开始打转,我便环顾四周佯装看风景,生怕惹出了你的眼泪。人生自古伤离别——这句话,那天方才真正懂了。“但我们为了将来,最终还是选择了别离,因为你我深知,此时短暂的别离肯定能换回将来更长久的相聚。”当时在信中写的这句话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经过四年多的海上漂泊我终于回到了广州港引航站,你便放弃北京的工作随我来到了广州。对你来说,又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到现在我都依然记得我们一起涌进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场去给你投简历找工作的情景,还有你一个人挤地铁去上班被淹没在人潮人海中和你为了尽快适应新工作下班之后熬夜钻研学习的情景,所有这些,我都清晰地记得,因为你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太多太多。

当我们在广州稳定下来,终于不用再居无定所,然而由于引航“随时出发”的工作性质,我对于家来说却成了一个“指望不上”的存在,所以我经常跟你开玩笑说“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一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表现的尤为明显。

因为我的工作主要是引领外轮进出港,经常与外籍人士打交道。去年疫情初期,国内疫情暴发,我们在水上防疫的重点就是“严防输”。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要确保自身和家人没问题,所以除了因工作外出外,我们基本上闭门不出,最大限度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那些日子让我们一岁多的孩子天天呆在家里,如果没有你,我想这是难以想象的。到了疫情中期,随着国外各地疫情相继暴发,我们引航防疫工作不但要防输出,更要防输入。记得有一次,我所引领的一艘外轮靠港后因有人体温异常临时要进行核酸检测,我被紧急通知“隔离”,虽然后来只是虚惊一场,但类似这种情形不知给你增添了多少担忧。到了疫情中后期,国内疫情稳定,国外疫情肆虐,我们在水上防疫的重点转为“严防输入”,引航工作结束后须在指定酒店等待检疫,这样回家的时间就更少了,有时到家几个小时就要再出发,成了名副其实的“过客”。尤其是我们第二个孩子出生时,我尚在进港的船上,当我完成引航任务忙不迭地赶到医院时,你搂着孩子已经睡着了,看着你们我五味杂陈,既有迎接新生命的开心,又有一种不称职的失落。当你醒来时,却没有半点抱怨,只是笑着跟我讲述自己是如何一个人完成的这项艰巨任务。或许你早已“习惯”了我的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吧,这一点,我是非常有愧于你和这个家的,因为你为了这个家,实在是承担了太多太多。

现如今,变异病毒再度来袭,为防止入境船舶成为病毒传播的国际通道,水上国门吹响了冲锋号,我们按照组织规定实行封闭管理,完成引航任务后入住指定酒店,不能外出,不能回家,此时的我对于家来说连个“过客”都不是了。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幼小的孩子嗷嗷待哺,这些都压在了你一个人的身上。就在前不久,两个孩子一个接一个生病,你连续几天寝不能安食不甘味,而我虽近在咫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说实在话,与高温高湿天气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船上爬上爬下和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连续高压引航抗疫作业所带来的身体损耗相比,奋战在一线的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莫过于家。于公,我们坚守水上国门尽职尽责不辱引航使命,但于私,我们作为家的“顶梁柱”却是不合格的,因为不论是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还是一个儿子,我们连最基本的义务都履行不了,其中滋味无以名状,百感交集却难以言说。

卿在珠江头,吾在珠江尾,

隔江两相望,脉脉珠江水。

问君何时归,国门战鼓擂,

归期未有期,戍海守边陲。

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思绪万千却不知该向谁人说;多少次我一个人静静地徘徊在海边,“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大海,自由奔放的大海,我是多么热爱你的回音、你阴沉的声调和你那深渊的音响——“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似乎是海浪向你诉说了我的“愿望”,海风向你倾诉了我的“惆怅”,你安慰我说:“家里没事的,有我呢,放心吧。”你的一句话化解了我内心最深处的“瘀伤”,但为此你却要撑起家中的整片天……

亲爱的妻子,千言万语道不尽,万语千言诉不完,谢谢,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谢谢你为这个家默默付出的一切,但这又岂是一句“谢谢”就能足以表达的!

滚滚珠江水,滔滔两岸潮,

弘舸连舳舻,千帆旌旗摇。

朝发黄埔港,跋涉威远角,

舟行伶仃洋,夕至桂山岛。

风雨雾雷电,樯橹车舵锚,

秋冬复春夏,昼夜不停脚。

肩扛罗经花,身着白战袍,

火云凝汗雨,烟波海天烤。

礼迎万船至,牢筑防疫堡,

不惧虎豺狼,只念老与小。

大儿岁正淘,小女尚在褓,

父母年已高,全仗卿独挑。

寥寥数语间,吾意岂能表,

只待月朗时,归家相偕老。

——广州港引航站引航员刘社
20217于桂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