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动态

广州市港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秀清:聚焦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持续推动广州港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5-02-21 10:37:37 浏览次数: -
【字体: 打印

  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广州市市长孙志洋作政府工作报告。

  广州市港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孙秀清表示,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位领导、代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港航工作全面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24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8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45万标准箱,分别位居全球第五、第六,海铁联运量突破60万标箱,同比增长38.9%,广州港连续16年成为全国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国际友好港数量达到60个,位居全国第一;珠江游旅客接待量达到427万人次,保持全国第一;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广州首次超越纽约位居全球第一。下一步,市港务局将全面学习好、把握好、落实好市两会精神,锚定方向目标,坚决推进落实,奋力开创港航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聚焦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在持续推动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上奋力突破、进位争先。夯实底盘,巩固大港地位。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目标,以更大力度推动港口转型升级,深化与国际班轮公司合作,积极拓展全球航线网络,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今年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前列;外贸集装箱航线将净增5条达到177条。打牢基础,增强枢纽能级。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项目储备”,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和作业效率。重点推动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南沙港区五期工程等项目新开工,加速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建设,一系列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后,南沙港区将实现通过能力突破3000万标箱,稳居世界单一港口前列。同时,加快推进南沙港区国际海铁联运码头工程、广州番禺龙沙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储备,推动万顷沙港外堆场建设,通过能级跃升服务重大战略。优化航线布局,织密网络密度。以“物流链”赋能“产业链”,积极开拓欧美等地高附加值航线和海外项目,加速发展江海联运,以“穿梭巴士”为纽带,持续增强南沙枢纽港与内河支线港的互联互通,发挥水路运输大批量、成本低的优势,提升水水中转比例,推动海铁联运、穿梭巴士等综合物流业务多向发力。今年海铁联运量将达到70万标箱,大幅超额完成“十四五”30万标箱目标。提升品质,全面增强效益。进一步优化珠江游“剧本”方案,以服务全运会为主要目标,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融入,进一步推动珠江游品质提升,全力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以打造“一门式查询”“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监管”和“一单制运行”营商环境为目标,推进全链条物流信息以及数字人民币等应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工作质效。

  二是聚焦产业项目转型升级,在加快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上奋力突破、进位争先。据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测算,2023年广州港口经济规模达到3428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3500亿元。进一步加快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增添新的动力。制定广州市临港经济区建设方案,明确广州临港经济区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和责任部门,形成广州临港经济区建设的“总纲”。按照“以南沙为主、黄埔为辅、分步实施”的思路,近期先在南沙临港片区先行先试,再根据实施效果逐步扩大临港经济区范围以及政策复制推广。启动《广州临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编制,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层面印发以及各级政策支持。拓展战略发展空间,开展珠江口伶仃洋深水港规划研究。

  三是聚焦绿色数智提质增效,在培育发展港航新质生产力上奋力突破、进位争先。加快推进港航绿色化进程。抢抓政策机遇,进一步聚焦“两新”“两重”领域,精准对接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方向,推动港航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现港口船舶绿色低碳升级,为稳增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大力推动游船运力转型升级,拓展清洁能源在港航领域消费端的应用场景,探索建设“近零碳码头”和开辟“零碳航线”,规划建设航运船舶清洁燃料供应设施,打造南沙绿色低碳航运示范区。加快探讨氢能等新能源在港口、船舶、物流车辆的应用可能性。提升港航数字化服务能力。支持港航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培育“互联网+港航”新业态。促进广州港航业与科技研发企业、互联网头部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港航指向型科技创新及自主研发能力,探索打造“产、学、研、用”的科技创新链条,积极推进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全面提升港口智慧化水平。发挥南沙港区四期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示范效应,推动“中外运华南公司码头数字化低碳化改造”“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装卸全过程自动化升级改造”等一批项目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拓展新一代科技技术在港口领域应用场景,积极推进港口与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技术融合应用。加大港口智能化建设改造力度,鼓励现有集装箱码头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南沙港区五期自动化码头建设和内河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