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港务局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为目标,以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落实《南沙方案》等重大战略为牵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枢纽,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创新枢纽、开放枢纽转变,更好巩固提升广州城市能级、更好支撑广州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与方向。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州市港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孙秀清表示,要坚定改革方向,激活改革动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以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和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为目标,谋划好广州港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落实好《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重点工作,苦干实干、开拓创新,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落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港航新实践,以实干业绩检验学习贯彻成效。
今年1—9月,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5.0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968万标准箱,实现双增长,净增集装箱外贸班轮航线7条,现已开通集装箱航线275条,开通海铁联运班列38条,国际友好港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达到60个。近年来,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五和第六,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全国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最大粮食中转港、重要的汽车枢纽港、非洲和东南亚航线枢纽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广州市港务局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推进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港航新质生产力,健全重点产业链群,提升广州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为“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提供强劲港航支撑。
向“经济枢纽”转变
我们将加快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把海港大流量转化为经济新增量。发挥港口引导重大产业布局优势,吸引国内外资本、人才、商品、技术、数据等资源和要素落户,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着重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航运物流—临港工业—现代服务—智慧科创”为核心的“港—产—城—智”临港产业体系;以港口运营、物流仓储为基础支撑,临港制造为主体,航运服务、贸易服务为配套的港航产业圈层。
向“创新枢纽”转变
我们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港航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培育国际集拼分拨业务,支持企业建立集拼仓储和运输网络,打造国际拼箱中心。支持具有实力和意愿的港航企业深度参与跨境电商业务,推动建设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数字服务贸易平台。推动南沙邮轮母港商业综合体布局,完善商业配套、娱乐休闲等业态。同时,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动和引导“中外运华南公司码头数字化低碳化改造”“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装卸全过程自动化升级改造”等一批项目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积极推进港口与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技术融合应用。探索布局船舶清洁燃料生产供应链,大力推动游船运力转型升级,支持货运船舶电动化发展,加快推进配套船用充电桩建设。
向“开放枢纽”转变
我们将加强与国际航运联盟和班轮公司合作,鼓励国际航运联盟及国内外班轮公司在南沙港区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加强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国际港口协会等组织开展相关规则制定和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外贸班轮航线,进一步完善口岸功能,推进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南沙邮轮母港、近洋汽车码头和广州港大屿山锚地等口岸对外开放。
我们将进一步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加快拓展航运交易、航运指数研发等服务功能,增强航运要素资源配置能力。支持广州航运交易所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航运指数编研工作,积极推动航运指数期货品种研发上市进程,持续发布珠江航运运价指数。
提升枢纽基础能级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交通网络,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强“两重”项目谋划储备,加快完成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项目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总装基地配套码头、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筒仓三期、南沙国际港航中心工程等重点港航工程尽快完工投产。积极推动大规模港航设备更新,开展好码头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基础能级。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