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绿色港口

广州市港务局关于2020年度港口企业生态环境目标考核情况的通报

来源:广州市港务局 发布时间:2020-01-29 11:33:43 浏览次数: -
【字体: 打印

  穗港局202125

各港航企业:

  根据广州市的总体部署和《2020年广州港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书》,结合行业实际,我局组织开展了广州港2020年生态环境目标考核工作。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0年下达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书共105份,至年底实际考核企业102家,3家注销。

  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各企业按要求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任务,广泛开展岸电建设使用、推广应用新能源,严控港口扬尘污染,规范船舶水污染物接收,绿色港航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环保责任制落实明显提升

  港口企业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制落实明显提升。南沙三期被评为全国四星级绿色港口码头,广州发展燃料获评为市清洁生产优秀企业,珠江水泥获2019年度省级环境信用绿牌,中电荔新、净海油获评为2019年度市级环境信用绿牌,海港商旅等港口企业环保制度规范、岗位职责清晰、台账完整、工作积极主动,考核评分分别位于各分局辖区前列(见附件)。

  (二)岸电建设和使用意识增强

  2020年广州港共新建或更新岸电42套,覆盖59个泊位,提前完成交通运输部《岸电布局方案》任务。截至2020年底,全港具备岸电供应能力的生产经营性泊位超过472个,覆盖率突破73%。内河岸电和沿海岸电使用率双达标,其中华润热电、发展燃料、埃尔夫及各客运码头已实现岸电全年常态化使用,双桥股份、骏宝饲料、希望饲料、南宝饲料、灵川饲料、正大康地、阜裕贸易等企业连续多月岸电使用率达到100%。

  (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落实

  强化干散货作业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六个100%”,接入扬尘监测系统开展常态化监测,稳步推进干散货码头污水处理工程。新港码头新建污水处理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西基码头煤污水处理系统环保改造项目已如期完工。南沙粮食码头获得南沙区河长办授予“广州市排水单元达标单位”的称号。

  (四)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替

  全港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按进度推进。南沙一二期、南沙三期、GCT积极引入纯电动集装箱拖车,全港新能源港作车辆保有量达到140辆,年度新增42辆;黄埔港务、新港港务等开展发动机改造工作取得成效;蓝海豚、城港旅游等珠江游船公司克服疫情影响,推动“蓝海豚2020”投入运营、“珠江公主号”下水。

  (五)港口水污染治理和管控

  船舶水污染物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19年富能码头等7家码头建设船舶生活污水上岸设施试点成功,2020年新增50家码头建成上岸设施,实现内河港区码头上岸管线设施基本全覆盖。华域防污公司首次改造生活污水接收船,港航环保科技和净海公司完成污水处置设施升级。珠江游船码头企业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工作整体规范,南方碱业、石井水泥等企业船舶污染物接收工作突出。

  二、年度考核存在主要问题的通报

  (一)部分码头环保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还存在有制度无执行、有方案无推进、有职责不清晰、统计数据前后不一、有专职环保员却不清楚工作等情况。

  (二)对于岸电使用存在畏难情绪。部分码头推进岸电使用方面措施不力。

  (三)船舶污染物上岸接收工作认识不足。部分码头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识不到位,对船舶污染物接收上岸工作消极应对。

  (四)港作车辆更替及新能源应用水平有待提升。南沙一二期、南伟码头、南沙货运、中外运黄埔仓等企业非道路移动机械目标任务未完成。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过去一年,广州港航行业团结一致、奋力向前,在助力国家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过程中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年度目标。目前,绿色港航建设初扬帆、交通强国建设刚起步,全行业应凝神聚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瞄准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要求,主动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坚持推动港航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动摇,共建绿色低碳、美丽清洁港口不松劲。

  年度考核被通报企业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知难而上,加强管理,并于2月28日前将整改措施和整改报告报我局相关分局,下一步我局将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察检查。

  附件  2020年度生态环境目标考核情况.docx

  广州市港务局

  2021年1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